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文化村长”送文化:村里有了“热闹人”
家核优居 2024-06-26 20:33:02 来源: 新浪微博

🍡"IVD流水线工作流"😴【——溦:155-7599-7328——】🍂“文化村长”送文化:村里有了“热闹人”.

  中新网兴安盟6月26日电 题:“文化村长”送文化:村里有了“热闹人”

  作者 张玮 曾令刚

  “大家排好队形,我们跟着刚才的音乐再跳一遍……”盛夏来临,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突泉县太平乡东风村活动室内热闹非凡,每天下午都有30余名村民跟着“文化村长”郝媛媛学跳广场舞。

图为郝媛媛(右一)与村民一起排练广场舞。 曾令刚 摄

  2022年8月,“我们的美好生活”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暨“文化村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项目在兴安盟启动,该项目统筹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各旗(县、市)三级文化文艺资源,完善“文艺志愿、文艺采风、文艺创作、人才培养、文艺惠民”五位一体的文艺志愿服务体系,重点选聘一批讲政治、懂理论、爱基层、能担当、乐奉献的文艺工作者和文化爱好者,以及各界知名人士担任“文化村长”,采取“点对点”的方式深入嘎查村开展文化服务,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作为基层文化站站长,郝媛媛可谓是乡里的文化能人。2022年,自选聘为东风村“文化村长”以来,郝媛媛组织文艺活动的热情更高了,组织村民开展歌咏比赛、秧歌大赛,“没事炕上躺”的村民们都被调动起来,成为积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闹人”。

  现在,随处可见这支由村民组成的文艺团队,欢快的秧歌、动情的歌声,飘满村里的每个角落。

  “以前跳广场舞没人辅导,不知咋跳才标准,现在有了‘文化村长’,定期到村来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舞蹈知识,我们越跳越有谱,很高兴。”东风村村民马艳辉是文艺队的老队员,自打跟着“文化村长”学习舞蹈以来,她又重拾了自己儿时的梦想。

  在“文化村长”的带动下,如今的东风村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化村长”不仅将文化活动带到乡村,更是将文化的种子“种”在乡村。

  郝媛媛说,带领村民唱歌跳舞近2年,她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村民愿意走上舞台了。“我第一次和乌兰牧骑的成员们到村里演出,村民们只是坐在台下鼓掌。现在村民们能唱歌、会跳广场舞,文艺演出时也能出四五个节目了。”

  记者了解到,2年来,突泉县在188个行政村中选取了70名“文化村长”,深入村屯开展“村歌嘹亮”“书写我们的美好生活”“微笑的力量”“画画我们村的‘明星’”等群众性文化服务活动。

图为赵日霞(左二)教授村民剪纸技艺。 曾令刚 摄

  走进突泉县永安镇四家子村的活动室,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传承人、“文化村长”赵日霞正在为村民们上剪纸课,她一边耐心地给大家讲剪纸的细节和要领,一边拿着剪刀在纸上蜿蜒前行,一两分钟的时间,一张普通的彩纸在她手中发生“蝶变”。

  “在农村,很难得接触到专业人士,一听到有专业剪纸老师来,我就报名参加了,这段时间以来,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永安镇四家子村村民高淑芹高兴地说,“现在,我每天的生活都非常充实。”

  为了让有剪纸爱好的村民能很快掌握剪纸基本技巧,赵日霞用剪纸做了一些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易学的图案做样子,从剪纸的种类、基本刀法及图案、剪图构思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四家子村是多民族共同生产生活的村落,村民相亲相敬、团结友善。全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呈现出繁荣富裕、和谐美好的新景象。”这些成为赵日霞创作剪纸作品的素材来源,她在传统技艺基础之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挖掘了本土传统文化、民俗生活,创作出一批批接地气、有人气、具有四家村特色的剪纸作品。

  “比起剪出好作品,更重要的是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剪纸艺术来自民间,还得反哺民间。”赵日霞告诉记者。

  2022年8月至今,突泉县组织“文化村长”深入村屯开展文化服务,使群众实现了“从观众到演员、从客人到主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县里建立“乡村文化人才库”,组织成立理论宣讲、舞蹈、书法等各类文艺队伍124支,还通过举办文化专兼职人员、文艺爱好者技能培训班,培养基层文艺骨干2100余人。

  突泉县文联主席段俊艳表示,“文化村长”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积极用文艺方式激活乡村资源、增强乡村品位、赋能乡村产业,为新时代“千万工程”赋予了文艺内涵、贡献文艺力量。(完)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