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家核心 最懂你心
首页 家装 潮向 攻略 评测 晒物 爆料 新品 手机 科技 家居
禁毒工作者:有很多“身份” 唯独扮不好“家人”
家核优居 2024-06-26 07:56:50 来源: 光明网

✳️"买房贷款工资流水不够怎么办"🦡【——溦:155-7599-7328——】😍禁毒工作者:有很多“身份” 唯独扮不好“家人”.

  原标题:6月26日是第三十七个国际禁毒日,记者探访禁毒一线工作者——全力防控 守护平安(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

  6月26日是第三十七个国际禁毒日,各地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依法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减轻毒品社会危害,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禁毒、支持禁毒、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

  一季度全国戒毒康复执行巩固率超八成

  整治突出问题 防控反弹风险

  本报记者 张天培

  云南联合广东等地摧毁一个从境外向内地走私贩运毒品的特大团伙网络,河南商丘全链条摧毁一个“实验室研发、网络化营销、订单式生产、虚拟币结算”的特大新型毒品制贩网络……近年来,全国禁毒部门深入开展“清源断流”行动,大力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全力防控毒品问题反弹风险,推动禁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禁毒部门进一步创新缉毒战法,推进区域会战,完善跨境执法合作,全面清剿毒品犯罪团伙网络。”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魏晓军说。

  《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提出,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替代滥用问题突出。为系统治理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问题,全国禁毒部门综合采取监测预警、法律列管、行政监管、执法打击、预防教育、戒治帮扶等措施,部署开展依托咪酯等麻精药品和“笑气”等成瘾性物质专项治理行动。

  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期间,各地禁毒部门以“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为主题,开展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揭示涉麻精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的严重危害,传播毒品防范知识,展现禁毒工作成效,彰显打击涉毒犯罪的决心,在全社会形成关心禁毒、支持禁毒、参与禁毒的浓厚氛围。另外,各地禁毒部门常态化开展“平安关爱”行动,充分运用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等措施,建立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援助、救助服务一体化的戒毒康复体系,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戒毒康复平台,减轻毒品社会危害。

  魏晓军介绍,国家禁毒办把今年确定为“禁吸戒毒基础年”,部署各地加强吸毒人员基础排查、戒毒治疗、康复指导、社会救助,提升禁吸戒毒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戒毒康复执行巩固率达到85%以上。

  浙江安吉县公安局民警张汉萍——

  “每天在山里走10公里,查找非法种植点”

  本报记者 窦瀚洋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灵峰街道剑山村,刚下过雨的乡间满是泥泞,民警张汉萍和同事们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在田间地头,边走边看。

  时下正值罂粟花成熟,从4月中旬开始,他们就开始对各乡镇村社进行细致踏查。“小沈,当心脚下,各区域要看仔细。”张汉萍嘱咐同事,踏查时每个区域都要格外认真。张汉萍已在禁毒岗位工作10余年,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这段时间工作忙,每天在山里走10公里,查找非法种植点。”张汉萍说。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剑山村张大伯家。敲开门,张汉萍开门见山:“张大伯,你家里是不是种了罂粟?”

  见记者不解,张汉萍解释,除了人工踏查,民警会借助警用无人机在空中按规划路线巡查,机载多光谱相机自动分辨、发现罂粟植株,实时报警预览,同时支持一键导航至罂粟种植地点。刚刚正是无人机发出警报,一行人这才跟着导航来到张大伯家。经过辨认,民警确定花盆里种植了多株罂粟,有些已经开了花。

  一番了解过后,张汉萍开始耐心劝导:“大伯,这是可以制作毒品的原植物,禁止私自种植,哪怕一株也算违法行为。”她告诉身边同事,劝导群众要真诚礼貌,多听听对方的解释,再用情理、法理规劝引导。随后,民警会同村干部一起铲除,经现场清点,共铲除非法种植罂粟几十株。

  看着收缴上来的罂粟植株,张汉萍道出了它们的“新用途”:“我们打算把这批罂粟植株运用到禁毒禁种的校园宣讲中,结合其外观特征把滥用危害等讲清楚,让学生们对罂粟植株有直观的了解。”

  湖州组织村两委干部、社区民警、网格员等力量,以网格为单位严格踏查。同时,湖州警方利用无人机巡查机动性强、灵活度高、覆盖面广等优势,以派出所辖区为网格,将房屋屋顶人力踏查盲区、空旷地带大面积种植区作为重点航测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湖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政委张晨介绍,截至目前,共利用无人机巡查78次、489平方公里,发现非法种植点位13处、铲除罂粟数百余株。

  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缉毒女警——

  “希望我们的付出,能换来大家的平安”

  本报记者 李茂颖

  深夜,320国道云南段,两辆颜色相近的汽车,交错前行,速度极快。

  这两辆车后面,跟着另一辆车,车里坐着云南德宏边境管理支队芒市大队木康边境检查站民警冯妍(化名)。她紧跟的两辆车,是毒贩的车。冯妍接到线索,有人准备贩运一批毒品到芒市进行交易。

  “对方速度快到连车牌都看不清,我们把油门踩到底了还是追不上。”冯妍紧盯着嫌疑车辆,生怕一眨眼就失去目标。突然,毒贩的一辆车在前方调头并停在路边。

  “下车!”正当冯妍和队友合力将毒贩和车辆控制住,“砰、砰”,远处传来两声巨响,一声是车辆撞击声,另一声是枪声。

  听到枪响,冯妍和队友本能地朝现场跑去,只见队友的车子车头严重凹陷,安全气囊全数弹出,两名毒贩跳下车开始逃窜。

  “我只有一个念头,把人抓住。”冯妍跟随队友冲了出去,一同将毒贩成功制服,在嫌疑车辆后座上的黑色背包及附近空旷地带搜寻出50多公斤海洛因。“那是我离死亡最近的一次。”冯妍说。

  从警12年,冯妍参与侦办毒品案件90余起,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130余人,缴获毒品200余公斤,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在生死边缘作战只是冯妍工作的一部分,更多时候,她穿着厚厚的防弹衣、戴着3斤重的头盔执勤,爬货车、钻底盘、查看嫌疑人呕吐过的垃圾桶……

  木康边境检查站位于绵延千里的320国道云南段,毒贩组织妄图利用这条通道将毒品偷运入境,冯妍经常要潜入一线伪装侦查。一次任务中,冯妍装扮成一名普通学生,在某汽车站附近跟控一名犯罪嫌疑人。对方警惕性非常高,每向前走十几步就会快速回头观察一下。

  冯妍跟着嫌疑人买票进了汽车站,看到嫌疑人上了大巴,她在车下装作无事经过,试图确认对方的具体座位。此时,嫌疑人突然下车,和冯妍目光对视,眼神充满了怀疑与警惕。冯妍努力保持冷静,没有回避对方的目光,停顿几秒后自然地错开视线,走出嫌疑人的视野。

  随后冯妍从另一个入口再次绕到大巴附近,在嫌疑人的视线盲区确认了车牌号和座位位置,最终协助战友们抓到了嫌疑人。任务完成后,冯妍的手心全是冷汗。

  有时候是宾馆前台接待人员,有时候是保洁人员,或者是情侣夫妻……从警以来,冯妍有过很多“身份”,唯一扮演不好的角色是“家人”。冯妍家人曾远道而来,给她做一桌家乡菜。就在冯妍拿起手机拍照记录时,屏幕却弹出一条信息:“全部人员集合,速度快”。回过神时,冯妍已在执行任务的路上。

  “每多查一克毒,社会就少受一分害。”冯妍语气坚定。碰上休息日,冯妍喜欢去田间地头散散步,幸福的烟火气浸润在当地居民笑容中。冯妍说:“我的心愿很简单,希望我们的付出,能换来大家的平安。”

  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

  “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本报记者 游 仪

  天蒙蒙亮,门店开张。王小虎(化名)一边整理货架上的五金配件,一边仔细比对手上的清单,不一会儿,门把手、水龙头、电灯泡等产品就已分门别类摆放整齐。

  今年43岁的王小虎,家住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把五金店铺打理得井井有条。他曾经误入歧途,有过吸食毒品的经历。“正是康复中心的帮助,让我成功戒毒,重拾信心。”王小虎坦言。

  走进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随手推开医疗区域一间病房,3个床位整洁干净。旁边的诊疗室中,B超机、心电图机、呼吸机及常规化验仪器等医疗设备一应俱全。“我们不仅会对收治人员进行全面检查,还要定期测血压、血常规,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治疗。”该中心主任李庆军解释。

  按照收治功能,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划分为7个病区,并与眉山市中医医院开展合作,建立绿色医疗应急通道。王小虎刚被送至康复(救助)中心收治时,心结难解,一度不愿治疗。

  那段日子,工作人员轮番找他谈心开导,一有时间就往病房跑,把道理讲给他听。康复(救助)中心医生对他悉心治疗,帮他尽快恢复健康。渐渐地,王小虎打开了心扉,积极配合治疗。“我们主要是通过教育感化和治病救人,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李庆军说。康复(救助)中心不断强化技能培训教育,邀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来开展电工、焊工、保洁等技能培训。在康复(救助)中心,王小虎学会了电焊技术,随后开了一家五金店铺,平日里给顾客维修,也能派上用场。

  成立12年来,东坡区康复(救助)中心共收治当地患有不同程度疾病的吸毒人员1600多人次。“我们将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加大对相关人员帮扶关爱力度,努力拓展康复(救助)中心的功能,做好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治、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等工作。”东坡区禁毒办相关负责人说。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